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欢迎您!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山水文苑>详细信息
成果展示
详细信息
高原绿 ——青海之行随感
发布时间:2021/6/17 点击次数:1483

2021年69日,队长邢运涛带领我们一行5人赴青海木里项目进行工作调研并慰问野外一线职工,在这紧张的3天行程中,奋战在高原上的五队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原缺氧,但不缺地矿精神。初到将近4000米海拔的工区,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海拔50米的新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走路稍微快一点就会有喘气困难的感觉,时不时还来上一阵雨夹雪让人瑟瑟发抖。进入江仓二号井工区,汽车在渣山削坡整修的土路上盘旋上升,两侧是我队冀东公司施工的渣山削坡, 为保障植草复绿的草籽不被风吹走,覆盖着绿色的熔喷布,远远望去,整齐壮观。

在施工现场,看到一张张被紫外线晒红的面孔,有年近60的老师傅,也有刚刚入职的年轻同事。队长邢运涛同志在现场与项目部人员进行亲切交流,他们黝红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厚重的棉服和橘黄色警示背心与阴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高昂的工作激情迅速感染了我们,从项目中标,项目部筹建,施工队伍和设备的进场,到解决高原复绿技术难题等各个环节,木里项目部人员克服高寒缺氧、气象多变、工期紧等诸多困难,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高昂的地矿精神将江仓二号井项目做成标杆示范工程,获得多方好评。

渣山复绿,党建引领技术攻坚。渣山生态修复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绿植恢复。相信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有土有水的地方,长草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青海木里这样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生态弥足珍贵也十分脆弱,在渣山修整好后如何让草籽扎根发芽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们提前谋划,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的专家教授建立联系,开展党委共建、支部联建,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将学院科研优势与我们木里项目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学院专家和五队技术人员将试验室搬到了项目现场,在项目现场建立不同自然因素条件下的草籽生长试验地块,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摸索出了渣土混合一定比例有机羊板粪的种植模式。结合当地多大风天气,草籽重量太轻,在扎根之前极易被风吹走的特点,采取透水性好且能够自然降解的熔喷布覆盖,保障草籽成活率。在学院专家与我队技术人员的交流会上,双方就江仓二号井项目的难点和技术保障方案进行了充分的交谈,我们作为旁听者,深深的体会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科研与生产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更为我们地矿人能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农牧生态修复领域中快速学习成长而骄傲。

高原复绿,点赞地矿精神。在回唐的路上,当木里一线传来前期播撒的草籽已经发芽,并且被当地州政府通告表扬的消息时,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豪、高兴,一棵棵柔弱的小草组成的那一片高原绿,是对木里一线地矿人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是我们河北地矿人践行“五讲五有”地矿精神的最好诠释。我们相信,青海木里藏区人民也会为我们地矿人点赞。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环境、新领域、新挑战,我们地矿人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纵有万般艰辛,仍百折不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拼劲,为守护高原碧草蓝天贡献着力量。此次青海之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屋脊的壮美辽阔,更深触动我们的是木里项目一线技术人员的甘于奉献,乐观进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身为他们的同事,我们深感自豪,倍感荣光。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将“五讲五有”地矿精神浸润到今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勇做时代先行军。

作者:纪山青 李彪